目录
第七集 叔嫂染恙
1 沁芳桥畔
正是暮春时节,草树争茂,各种颜色的花开得正盛,也正开始凋落……
一树桃花开得喷火蒸霞一般。树下一方长石上坐着宝玉,正聚精会神地读着一本书……
字幕(叠):
第七集 叔嫂染恙
一阵清风吹来,树上桃花纷纷洒落,落了宝玉满头、满身、满书,四周地上也落满鲜美的花瓣……
宝玉轻轻站起身来,双手兜着衣襟,想往地上抖落,忽见地上花瓣落在杂草和泥土中。
宝玉皱一下眉,摇摇头。
耳边传来潺潺流水声。
宝玉转头,清彻的沁芳溪水泛着浪花活泼泼地向下流去……
宝玉露出欣喜的微笑,轻轻走烈溪水边,小心地将花瓣抖落在溪水中。
花瓣随水漂转流去……
宝玉欣慰地笑了。
“你在这里作什么?”
宝玉一回头,原来是黛玉笑盈盈地站在他身后,肩上担着花锄,锄上挂着花囊,手内拿着花帚。
宝玉高兴地:“好,好,快把这些花扫起来,撩在水里……”
黛玉:“撩在水里不好,流到那脏的臭的地方又把花糟踏了,不如装进这绢袋里,埋起来,岂不更干净。”
宝玉:“好,好。我放下书帮你收拾。”
黛玉看着宝玉手中的书:“什么书?”
宝玉慌忙把书藏在身后,笑着:“不过是《中庸》、《大学》之类。”
黛玉笑着横他一眼:“你又在我跟前弄鬼。”伸出手来:“趁早给我瞧瞧,别让我费事!”
宝玉笑着:“好妹妹,若论你我是不怕的。你看了,千万别告诉别人。真真是好文章,你要看了,连饭都不想吃呢。”一面说,一面把书递过去。
黛玉把花具放下,接过书来,见书皮上是《西厢记》三个字。
黛玉一笑,坐在山石上翻看。
宝玉也凑过来,并排坐着,不时指着书中某句提示黛玉。
桃花瓣象红雨般向宝玉和黛玉身上洒落……
2 园中一条小径
袭人在匆匆走着……
3 园中山坡下花丛旁
袭人在东张西望……
4 沁芳桥畔
黛玉看书入了神。
宝玉笑问:“妹妹,你说好不好?”
黛玉笑着点头。
宝玉顽皮地指着自己鼻子:“我就是个‘多愁多病身’……”
黛玉抬头向宝玉一皱眉。
宝玉接着:“你就是那‘倾国倾城貌’。”
黛玉霍地站起身来,微腮带怒,薄面含嗔,指着宝玉:“你这该死的胡说!你弄这些淫词艳曲来看,还学了这些混话来欺负我,我告诉舅舅和舅母去。”说着眼圈一红,转身就走。
宝玉慌忙上前拉住:“好妹妹,千万饶我这一遭。我要有心欺负你,”指着旁边的水池:“明儿我掉在池子里,叫癞头鼋吞了,变个大王八。等你做了一品夫人,病老归西的时候,我往你坟上驼一辈子碑去。”
黛玉嗤的一声笑了:“瞧你吓得这个样,还胡说。”又揉揉眼睛,笑着:“呸,原来是苗而不秀,是个银样镴枪头!”
宝玉指着黛玉笑:“你说我,你这话呢?我也告诉去。”
黛玉笑:“你会过目成诵,我就不能一目十行?”忽听远处隐隐传来锣鼓声和琴笛声:“这是哪儿?”
宝玉高高兴兴地收起书:“这是梨香院小戏子们在练戏。咱们快把花埋了吧。”说着拿起花帚要扫花……
“到处找不着你,原来在这儿。”袭人急匆匆走来:“快回去换衣服。老爷传进话说:北静王爷找你去会友,快走!”
宝玉抱歉似地看了一眼黛玉,随袭人走了。
黛玉没情没趣地看着他们走去,也扛起花锄,慢慢往回走。……
黛玉刚走了几步,来到沁芳闸边,忽然从梨香院方向隐隐传来小戏子练唱昆曲的声音:
却原来婉紫嫣红开遍,
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……
黛玉住步,侧耳细听。
缠绵悱恻的唱曲声继续传来:
良辰美景奈何天,
赏心乐事谁家院?
……
落红成阵,流水悠悠……
黛玉不觉心动神摇,如醉如痴,站立不住……
如怨如慕的唱曲声继续传来:
则为你如花美眷,
似水流年……
黛玉一蹲身坐在一块山石上,痴痴地俯视着沁芳闸下的流水……
如泣如诉的唱曲声重复:
则为你如花美眷,
似水流年……
桃花乱落,水面皆红,旋转飘荡,流下沁芳闸去……
黛玉心痛神痴,两眼噙满泪水。
飘满落花的水不断地流着……
黛玉的泪水蜿蜒而下……
5 凤姐院中
贾琏穿戴整齐地从门内走出来,手里提着马鞭。
贾芸跟出,央求着:“二叔……”
贾琏:“我说了,这事我不管。”
贾芸紧追不舍地:“二叔,你疼疼侄儿……”
贾琏站住,略一思忖:“告诉你,园子里还有一桩栽花种树的工程,向你二婶讨去。”说完又走。
昭儿朝贾芸使了个眼色。
贾芸点点头,追上贾琏。
6 荣府仪门外
几个小厮牵着马等着宝玉。
贾琏:“哪儿去?”
宝玉:“到北静王府去一趟。”
贾琏:“那就快走吧,我也有事出去。”
宝玉回身,由众小厮扶着上马。
“请宝叔安!”贾芸在马下打千儿。
宝玉在马上看着这斯文清秀的贾芸一愣。
贾琏笑着:“你连他也认不出来了?他是后廊上五嫂子的儿子芸儿。”
宝玉在马上笑着:“是了,是了。我怎么就忘了!你母亲好?”
贾芸:“好,好。承叔叔惦记着。”
宝玉:“来干什么?”
贾芸:“找二叔说句话。”
宝玉笑着:“你长得真出息了,倒象是我的儿子。”
贾琏笑着:“好不害臊!人家比你还大四五岁呢。”
宝玉:“你十几了?”
贾芸:“侄儿今年十八了。”又笑着说:“俗话说:‘摇车里的爷爷,挂拐棍的孙子’,虽然岁数大,山高高不过太阳。宝叔不嫌侄儿笨,认我作儿子,那是我的造化了。”
贾琏笑着对宝玉:“你听见了?认儿子可不是好开交的呢。”说着走开。
宝玉笑着对贾芸:“明儿你闲了,只管找我,我带你到园子里玩玩去。”说着催马向门外走去。
7 街道
街道旁挂着一块小竖匾:源茂香料铺。贾芸走过来,径直进去。
8 香料铺内
贾芸进门:“舅舅,有件要紧的事求你老帮衬帮衬,赊我几两冰片、麝香,八月里准按数送过银子来。”
卜世仁:“铺子里这货没了,你就拿现银子来也买不去,这是一。二,你要这个还有什么正经事?还不是去胡闹!你总怨我见你一回就派你一回不是。你小人儿家,不知道好歹,到底也该立个主见,赚几个钱,穿象穿吃象吃的,舅舅看着也喜欢……。”
贾芸笑着拦断:“舅舅说的倒容易,巧媳妇做不出没米的粥来,还叫我怎么样呢?这亏是我,要是别人,死皮赖脸地缠着舅舅,今儿要三升米,明儿讨二升豆儿,舅舅也没法儿。”
卜世仁:“只愁你自个儿没个算计,你但凡立得起来,到你们大房里,就是他们爷儿们见不着,你就下个气,和管事的套套近乎嬉和嬉和,也能弄个事儿管管。前儿我出城,碰见你们三房里的老四,骑着大叫驴,带着五辆车拉着四五十个和尚道士往家庙里去了。他不亏着能干,这事就到他了?……”
贾芸听不下去,站起来:“我走了。”
卜世仁连忙:“急什么?吃了饭再走。”
卜世仁的老婆忙走过来:“你又糊涂了!说着没有米,刚买了半斤面下给你吃,这会子还装胖呢!留下外甥挨饿不成?”
卜世仁回身对老婆:“再买半斤面来添上就是了。”
老婆朝门外:“银姐!到对门王奶奶家去问问,有钱借二三十个,明儿就送过来。”
待夫妻俩再看贾芸,已经无影无踪了。
9 街道(傍晚)
贾芸只顾低头往前走,猛然撞在一个醉汉身上。
“臊你娘的!瞎了眼睛,碰起我来了!”那醉汉开口就骂。
贾芸连忙躲身,被那醉汉一把抓住,抡起拳头就要打。
贾芸对面一看,连忙喊:“老二住手!是我。”
醉汉眨了眨朦陇的醉眼,仔细看半天,才松手,打着趔趄笑着:“原来是贾二爷,我该死,我该死。这会儿往哪儿去?”
贾芸叹口气:“说不得了,平白地又讨了个没趣。”
醉汉横眉立目:“告诉我,这三街六巷,凭他是谁,得罪了我醉金刚倪二的街坊,管叫他人离家散!”
贾芸觑着过往行人向倪二小声说了几句。
倪二顿时大怒:“要不是令舅,我就骂不出好话来!真气死我倪二了。也罢,我这里正有几两银子,你拿去用。”说着从搭包里往外掏银子。
贾芸连忙摆手:“老二,不必了……”
倪二掏出银子:“贾二爷,这银子我是不要你利钱的。”
贾芸又连忙解释:“我不是这个意思……”
倪二把银子在手中掂了一下:“我明白了,你是怕低了你的身份,那我就不高攀了,咱们各自走开。”
贾芸略一思忖,看了看银子,又看看倪二:“老二,你果然是好汉!今儿既蒙高情,我怎敢不领。回家我就把借契送过来。”
倪二:“既然你看得起我倪二,认我是朋友,还写什么契不契的?你要来这套,趁早把银子给我。”
贾芸笑着:“好,好,不写就是了。”说着把银子接过来。
倪二笑了:“这就对了。天也黑了,我就不让茶让酒了。求你告诉我家,要是有要紧事儿,明儿一早让我女儿到马贩子王短腿家来找我。”一面说,一面趔趄着脚走去。
贾芸捧着银子看着倪二的背影……
10 凤姐院门前(晨)
贾芸捧着个锦匣,站在门口向院内张望。
院子里,几个小厮拿着大扫帚在扫院子。
周瑞家的从屋内出来,向院中的小厮们:“先别扫,奶奶出来了。”
小厮们住手侍立。
凤姐从屋内带着几个丫鬟出来,向院门口走来。
贾芸等凤姐一出院门,便抢上前:“请二婶婶安。”
凤姐连正眼也不看他,依旧往前走。
贾芸紧紧跟着。
凤姐带理不理地:“你母亲好。”
贾芸连忙答:“好。我母亲常记挂着婶子,要来瞧婶子呢。”
凤姐边走边笑:“可是会撤谎!我不提,你就不说她想我了。”
贾芸笑着:“侄儿不怕雷打了,敢在长辈前撒谎。昨晚上我母亲还说,亏得婶子精明,这么大的家,料理得周周全全,换个人儿早累得不知怎么样呢!”
凤姐听了奉承,满脸笑着止步:“怎么好好的你们娘儿们背后嚼起我来了。”
贾芸上前一步:“是这么回事。我有个朋友,是开香料铺的,前儿捐了个通判,到云南作官儿去了。临走送了我些冰片、靡香。我和母亲商量,只有孝顺婶子一人才合适,才不算糟蹋了这东西。”说着把锦匣举起来。
凤姐欢喜地笑着回头:“丰儿,接过芸哥的来,送家去,交给平儿。”
丰儿接过锦匣。
凤姐:“你倒挺知道好歹的,怪不得你叔叔常提你,说你会说话,有见识。”
贾芸:“叔叔和婶婶提过我?”
凤姐欲言又止,往前走去:“我正忙着,你也去吧。”
贾芸失望地看着凤姐走去。
11 宝玉外书房院内
四五个小厮在房檐上掏麻雀。
茗烟和锄药正在下象棋,拌起嘴来。
茗烟:“你吃车,我悔一步。”说若拿起车。
锄药:“不行!”上手来抢棋子:“才刚你吃了我的马,我都没悔!”
贾芸进院来一跺脚:“猴头们淘气!我来了。”
茗烟看见贾芸,忙站起来:“二爷来了,快清进屋。”往屋里让。
贾芸由茗烟陪着进屋门。
12 书房内
贾芸进来坐在椅子上:“宝二爷没下来?”
茗烟站着:“没有。二爷说什么,我替你哨探哨探去!”说着走出去。
贾芸站起来,在屋内来回走,看看这件字画,摸摸那件古董……
“哥哥!”院内娇声嫩语叫了一声。
贾芸忙向门口走去。
13 院中
贾芸从书房门探出头来。
一个十六七岁,长得苗条清秀的丫头站在院中,见贾芸,连忙转过脸去。
茗烟匆匆走进院门,指着那丫头:“正好,正抓不着个人捎信儿呢。”
贾芸见了茗烟,也走出门来。
茗烟指着那姑娘对贾芸:“这是宝二爷房里的。”又对那丫头:“好姐姐,你给宝二爷带个信,就说廊上的二爷来了。”
丫头转过身来,下死眼把贾芸盯了两眼。
贾芸偷眼打量着丫头:“什么廊上廊下的,就说芸儿就是了。”
丫头又看了一眼贾芸:“依我说,二爷先回去,明儿再来,今儿晚上得空我回宝二爷。”
茗烟:“这是怎么说?”
丫头:“他今儿没睡中觉,晚饭自然吃得早,今儿是不能下来了。”说着掏出一方红罗帕,擦了一下脸蛋:“你留二爷在这等,难道耍的二爷挨饿不成。”往怀里揣手帕,没揣进去,落在地上。
贾芸溜了一眼地上的手帕:“这话倒是,那就烦你替我问二叔的安吧。”
丫头留神观察贾芸,没有发觉帕子落在地上,向前走几步:“我走了。”径直向门口走去。
茗烟追丫头:“一定把信儿带到啊!”
贾芸趁机上前把帕子拣起来,揣进怀中。
茗烟回头:“二爷,你吃杯茶再走。”
贾芸:“不吃茶,我还有事呢。”
丫头走到门口,回头又看一眼,快步跑出大门。
14 荣国府,仪门外
凤姐由众丫鬟扶着,坐上一辆青绸车,刚要走,忽见贾芸远远走过来。
凤姐:“芸儿!”
贾芸连忙跑过来,毕恭毕敬地:“二婶。”
凤姐在车上笑着:“你在我跟前弄鬼儿,怪不你送我东西,你是有事求我。才刚你叔叔才跟我说。”
贾芸笑着:“快别提叔叔了,我正后悔呢。早知这样,我一起头就求婶子,事儿早成了。还是婶子疼疼侄儿吧。”
凤姐冷笑:“你要拣远道儿走怨谁?早告诉我一声,能耽误到这会儿?园子里正要种树栽花,我正想不出个合适的人来……”
贾芸忙着作揖:“既是这样,婶子就派了我吧。”
凤姐琢磨一下:“这么着吧,等明年正月烟火灯烛那个大宗儿下来,再派你。”
贾芸:“好婶子,先把这宗儿派了我,办得好了,明年再派我那宗儿。”
凤姐指着贾芸笑:“你倒会拉长线儿。罢了,要不是你叔叔说,我才不管你的事。你过午到我这儿领对牌,去库里领银子。”
贾芸喜笑颜开地作了个大揖,等他抬头时,车已经快到大门了。
15 怡红院 宝玉房中
宝玉:“来人,倒杯茶!”
无人答应。
宝玉左右看了一下,屋里只有他自己。
宝玉对门外:“有人么?倒茶!”
两个老婆子掀帘进来。宝玉忙向她们摇手。两个老婆子退出去。
宝玉摇摇头,自己拿起茶碗去倒茶。
“二爷,仔细烫了手,让我来吧。”宝玉背后传来很悦耳的女孩儿的声音。
宝玉一回头,见一个十分俊秀的丫头在向他讨好地笑着。宝玉打量着她:“你从哪儿来,唬了我一跳。”
丫头笑着走过来:“我才从后门进来,二爷就没听见脚步响?”说着接过宝玉的碗去倒茶。
宝玉端详着丫头,笑着:“你叫什么名字?”
丫头递茶:“小红。”
宝玉接茶:“你也是我屋里的人?”
小红笑着点头。
宝玉:“既是我屋里的,我怎么不认得?”
小红冷笑:“二爷不认得的也多,岂只我一个。平时用不着我端茶倒水的,二爷怎么能认得呢?只是有句话回二爷:昨儿有个什么廊上的芸儿来找二爷。我想二爷不得空儿,就叫茗烟回他,今日再来……”忽听窗外两个姑娘嘻嘻哈哈的笑声,小红连忙跑出去……
16 院中
小红从宝玉房中跑出来,只见秋纹和碧痕两人嘻嘻哈哈地抬着一桶水,趔趔趄趄、泼泼洒洒地走来。小红连忙跑去帮忙。秋纹和碧痕放下水桶,同时诧异地看着小红。
秋纹跑到宝玉门口向内看了一眼,立刻回来问小红:“你才刚去屋里于什么?”
小红连忙解释:“我怎么能在屋里?因我手帕不见了,往后头去找。不想二爷要茶吃,姐姐们都不在,我进去才倒了茶,姐姐们就回来了。”
秋纹听了,兜脸啐了小红一口:“呸!没脸的下流东西!你也不拿镜子照照?配不配递茶递水!”
碧痕也来挖苦:“这么说,今后咱们都散了,就留她在屋里干这个巧宗儿!”
小红低头不敢分辩。
秋纹还要说什么,忽见一个老嬷嬷进院来:“二奶奶有话,今儿有人带花儿匠来种树,叫你们严禁些,衣服裙子别混晒混晾的。那土山一溜都拦着帷幕呢,可别混跑。”
秋纹问:“什么人来监工?”
婆子:“说是什么后廊上的芸哥儿。”
小红一听“芸哥儿”,眼睛一亮。
秋纹对小红:“还不快滚!”
小红垂头丧气地向东厢房走去。
17 小红卧室
小红仰卧在床土,眨巴着眼睛想着什么,她的眼中不断有贾芸的形象闪现……
小红翻了几个身,渐渐安睁下来,似乎睡去……
忽听窗外有个男人的声音:“小红,你的手帕在我这儿呢。”
小红连忙起身跑出去,见门外站着贾尝。小红立即粉面含羞地低头:“二爷在哪里拾着的?”
贾芸笑着:“你过来,我告诉你。”一面说,一面上来拉她。
小红急得回身就跑,不防被门槛绊倒。
躺在床上的小红一机灵——翻身坐起,原来是一梦!
小红怔怔地回味着……
忽然窗外传来袭人的喊声:“小红!”
小红“哎”了一声急忙出去。
18 院中
袭人把一本用黄布包着的书递给小红:“太太那边正找《金刚经》,你快把宝玉这本给送去。”
小红接过,点点头,向院外走。
19 大观园中翠烟桥
小红走上翠烟桥向南望,见山坡上高处都拦着帷幕,远远的有一簇人在掘土。
贾芸坐在一块石头上。
小红下意识地向贾芸这边走了两步,发觉不对,赶紧站住,望了望贾芸,立刻红了脸,低着头向园门走去……
20 王夫人房中(晚)
王夫人把小红送来的《金刚经》递给贾环:“你把这后边的《金刚咒》给我抄一份。”
贾环坐在炕桌上,拿腔作势地写了两个字:“彩云,倒茶!”又写了一个字:“玉钏!”
玉钏走过来。
贾环指指烛花。
金钏走到桌子旁看贾环写字。
玉钏用剪刀剪掉烛花,冷冷地走开。
贾环猛推一把金钏:“你把灯影挡了,我怎么写?”
金钏瞪了贾环一眼,走开。
彩云端来一碗茶放在贾环旁边,又偷眼看看王夫人,王夫人正和凤姐小声议论着什么。彩云悄声对贾环:“你安分点吧!何苦讨这个嫌那个厌的。”
贾环:“我知道,你和宝玉好了,总不理我,我都看出来了。”
彩云咬着嘴唇,向贾环头上戳了一指头:“没良心的!狗咬吕洞宾,不识好人心。”
门帘一响,宝玉洒洒脱脱地走进来。
王夫人看着宝玉眉开眼笑。
众丫鬟替宝玉除下抹额,脱了外衣,拉下靴子。宝玉一头滚进主夫人怀中。
王夫人满身满脸抚摸着爱子:“我的儿,你又多吃了酒,瞧这脸上滚热的,快去静静地躺一会儿。”
彩云给拿过枕头,放在贾环桌旁。宝玉躺到枕头上,看着彩云笑。
彩云对宝玉淡淡的,眼睛只向贾环处看。
贾环写一笔看宝玉一眼,写一笔看彩云一眼,醋意和怒意使他躁动不安,咬着嘴唇抑制着……
宝玉笑嘻嘻地拉住彩云的手:“好姐姐,你也理理我。”
贾环看看宝玉的眼睛,又看看蜡灯。
彩云一甩手:“再闹,我就嚷了!”
贾环的胳膊肘渐渐向蜡灯移去……
彩云一扭头,宝玉一抬头……
贾环装作失手,猛地把蜡灯向宝玉头上推去!
“哎哟!”宝玉大叫一声捂住脸……
满屋人都唬了一跳,连忙围过来。
王夫人急得要哭:“怎么了?怎么了?”
丫鬟移过地下戳灯来照,只见宝玉满头满脸都是蜡油。
凤姐三步两步上炕替宝玉收拾,一面说:“老三总是这么慌脚鸡似的,我说你上不得高台盘,赵姨娘也该教导教导他才是。”
王夫人一听“赵姨娘”三个字,立刻叫:“叫赵姨娘来!”又转身扶着宝玉的头看,只见左边脸上烫出一溜燎泡,幸好眼睛没伤。
王夫人瞪一眼贾环,贾环惊惧地缩着,一动不敢动。
王夫人又一转头,见赵姨娘已站在地下,便指着她的鼻子:“瞧你养出这样黑心的下流种子来!几番几次我都不理论,这不越发上来了!”
赵姨娘哭丧着脸,一声不敢吭,掏出自己的手绢,低着头上来要替宝玉揩衣服上的油。
凤姐对赵姨娘:“快去找败毒消肿的药来吧!”
赵姨娘转身往外走。
王夫人:“把你那个现世宝带走,别让我看着生气!”
赵姨娘又回身拉着贾环急急溜出去。
21 怡红院 宝玉卧室
宝玉正拿镜子照自己的脸,镜中的宝玉敷了一脸药。
袭人:“还疼么?”
宝玉:“有点疼,不妨事。”
黛玉匆匆走进来:“怎么烫了?快让我看看。”
宝玉放下镜子,用左手袖子把脸遮起来,用右手连连向黛玉摆手,不让她近前:“你别看,脏,你别看。”
黛玉径直走到宝玉跟前,掰开宝玉遮脸的手:“我瞧瞧烫了哪里了,有什么遮着藏着的!”一面用手强搬着宝玉的脖子,凑得很近,仔细地左看右瞧,疼爱地:“疼不疼?”
宝玉笑着:“不疼,你这一看,一点也不疼了。”
黛王笑着松开他的脖子:“明儿老太太知道,又要有一场气生。”
宝玉对袭人等:“对了,明儿老太太问,就说是我自己烫的。”
22 贾母房中
马道婆在宝玉烫伤的脸上用手指比划着,口里嘟嘟哝哝地持诵着什么咒语……
贾母在一旁关切地看着。
宝玉有些不耐烦,在椅子上扭动着。
马道婆持诵完,笑嘻嘻地对贾母:“保管就好了,不过是一时的飞灾。”
宝玉站起来:“老太太,我去了。”
贾母:“去吧,这半个月里不用上学,好奸养病.别乱饱……”
宝玉早已飞出门外。
贾母对马道婆:“你说说,丫头婆子二三十人,就侍候不好这一个人。今儿我把她们骂了一顿,可气死我了!”
马道婆煞有介事地:“祖宗老菩萨哪里知道,那经典佛法上说,大凡王公卿相人家的子弟,一生下来,暗里就有许多促狭鬼跟着他,得空便拧他一下,或掐他一下,或吃饭时打下他的饭碗来,或走着推他跌一跤,所以往往那些大家子弟多有长不大的。”说着瞥眼观察贾母的反应。
贾母发愁地:“我也听说过。可有什么佛法解释没有呢?”
马道婆:“那经上说,西方有位大光明普照菩萨,若有善男信女虔心供奉,可以永保儿孙康宁,再无邪祟撞客之灾。”
贾母急切地:“不知怎么供奉这位菩萨?”
马道婆:“也很容易,我在庙里替老太太供上就成了。除香烛之外,一天添几斤香油,点上个大海灯,这海灯就是菩萨现身法像,昼夜不敢熄的。”
贾母:“既这么说,你就替我供起来,不拘多少银子,每月打趸来关了去。”
马道婆笑眯眯地合什:“阿弥陀佛慈悲大菩萨。”
23 赵姨娘房里
赵姨娘正向马道婆诉说:“我们娘儿们跟得上这尼里哪一个?有了个宝玉,竟是得了个活龙!宝玉是个孩子,倒也罢了;只是我就不伏这个主儿!”说着伸出两个指头。
马道婆会意:“可是琏二奶奶?”
赵姨娘吓得直摇手,走到门前掀起帘子向外看看没人,才又回身对马道婆悄声说:“了不得,了不得!提起这个主儿,这分家私要不都叫她搬到娘家去,我也不是个人。”
马道婆撇撇嘴:“不是我说句造孽的话,还怪你没本事,暗里也就算计了……”
赵姨娘赶紧凑上来,小声:“我倒是有这个意思,你教我……”
马道婆立即故意摇头:“阿弥陀佛! 罪过罪过,你快别问我,阿弥陀佛!”
赵姨娘上来拉住马道婆的手指着箱子,小声说什么……
马道婆极有兴味地往箱子处看……
24 怡红院宝玉卧室
黛玉走进门来。
李纨、凤姐、宝钗、三春等一齐转头看着黛玉笑着。
黛玉笑盈盈地:“今儿齐全!谁下帖子请来的?”
凤姐对黛玉:“前儿我打发丫头给你送去的茶叶怎么样?”
黛玉:“我倒忘了,多谢多谢。”
宝玉:“我说味儿不大好。”
宝钗:“味儿倒轻,就是颜色不大好。”
凤姐:“那可是暹罗国进贡的茶呢!我品着还不如我每天吃的茶好呢。”
黛玉,“我吃着倒觉着这暹罗国的茶挺好。”
凤姐:“你爱吃,我那儿还多着呢。”
黛玉:“那我就打发丫头取去了。”
凤姐:“不用,我打发人给你送去。我还有一件事求你。”
黛玉笑着:“你们听听,吃了他家一点茶,就来使唤人了。”
凤姐也笑:“你既然吃了我们家的茶,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?”
满屋人都哄地一声笑起来。
宝玉也跟着吃吃笑。
黛玉唰地一下红了脸,转过头去,一声儿不言语。
李纨:“真真我们二婶子诙谐得好。”
黛玉:“什么诙谐!不过贫嘴贱舌讨人厌罢了,呸!”
凤姐笑着:“你给我们家作媳妇,少什么?”指着宝玉:“你瞧瞧人物儿,门第配不上,还是根基配不上?模样配不上,还是家私配不上?你说说!”说完哈哈大笑。
黛玉羞得起身就走。
宝钗一把拉住黛玉:“颦儿急了,还不回来坐着,走了倒没意思。”
黛玉又低着头坐下。
25 赵姨娘房里
赵姨娘从箱里拿出一个包袱打开,是一包白花花的银子。
马道婆瞧见银于眉开眼笑。
赵姨娘把银子向马道婆一推。
马道婆凑到赵姨娘身旁诡秘地一耳语……
26 怡红院宝玉卧室
凤姐、李纨、宝玉和众姐妹开心地哈哈笑着……
金钏走进来:“奶奶、姑娘们,大舅太太来了,太太说请你们都过去呢。”
李纨、凤姐等都站起来要走。
宝玉:“我不能出去了,你们好歹别叫舅母进来。”又对黛玉:“林妹妹,你先站一站,我说一句话。”
凤姐回身推着黛玉:“你别走,有人叫你说话呢。”说完笑着和众人走出去。
宝玉拉着黛玉的袖子嘻嘻地笑。
黛玉羞得满脸红涨,挣着要走,
宝玉忽然“哎哟”一声:“好头疼!”
黛玉:“该,阿弥陀佛!”
宝玉两腮通红,一脸是汗,大口喘着气在床上翻动……
黛玉慌了手脚:“快来人!”
袭人、晴雯、麝月等都围过来,慌乱地叫着:“宝玉!宝玉!”
27 赵姨娘房里
马道婆向裤腰里乱掏,掏了半天,掏出十个纸铰的青面白发的鬼和两个纸人,分成两分,向赵姨娘教着向枕头底下塞的动作,接着又把两分纸人纸鬼交到赵姨娘手中。
赵姨娘刚接过来,就听外屋门帘“呱哒”一响,赵姨娘连忙把纸人纸鬼背到身后。
丫头小鹊进来:“不好了,宝玉病得发昏了,老太太和太太们都到怡红院去了。”
赵姨娘:“你去吧,我就来。”
小鹊转身跑走。
赵姨娘称意地笑了:“阿弥陀佛!这真是老天爷有眼。”说着看看手中的纸人纸鬼,又把他们掖进袖中。
马道婆刚要说什么,又见丫头小吉祥跑进来,慌慌张张地:“咱们府里都乱套了,宝玉刚病,琏二奶奶也病了,姨娘快着去吧!”说完转身出去。
赵姨娘向马道婆挤挤眼:“报应,报应!佛菩萨报应!”
转身拉着马道婆:“走,看看热闹去。”
马道婆头看着那堆银子,眨巴几下眼睛… …
28 大观园内
鸡飞狗跳。
凤姐烧得粉面通红,满头流汗,手持一把明晃晃的钢刀,披头散发地砍进园来,见鸡杀鸡,见狗杀狗,见人就要杀人。
丫头、媳妇、婆子们你拦我躲,乱成一团。
贾赦、邢夫人、贾政、贾珍、贾琏、贾蓉、贾芸、薛姨妈、薛蟠并周瑞家的一干仆妇匆匆而来。
凤姐持刀迎面扑来。
众人“哗”地一下散开。
周瑞家的忙带着几个强壮媳妇上去抱住,硬夺下刀来,抬出园子。
平儿、丰儿等跟在后面哭得泪天泪地。
29 怡红院宝玉卧室
赵姨娘俏悄溜进米,左右观察。
贾母和王夫人吓得抖衣乱颤,“儿”一声、“肉”一声地放声痛哭……
袭人,晴雯、麝月等丫头也站在地下哭……
贾政、贾赦、贾珍、贾芸等人涌进门来。
宝玉仰卧在炕上,双目紧闭,已不省人事。
一丫鬟进来报:“太医院的大夫来了!”
年轻的女人们赶紧往门外躲避……
30 凤姐卧室
几个婆子把凤姐扶起来,凤姐依旧挣扎着。
婆子们按住凤姐的双手,平儿端着药小心地向凤姐唇边送去。
凤姐大叫:“我不吃!你们想药死我!我不!黑了心肝的……”一甩头,把平儿端着的药碗撞到炕上,把药汤洒了满被满褥……
31 怡红院宝玉卧室
贾母、王夫人眼巴巴地看着昏睡不醒的宝玉。
袭人用一只汤匙从碗里舀着药汤向宝玉嘴里灌。
宝玉双唇紧闭,药汤从嘴角全流到脸上,流到枕上,滴水不进。
贾母和王夫人放声大哭……
32 贾政书房
贾赦:“这分明是撞客邪祟,吃药有什么用!”
贾琏:“父亲说的是,还是请位端公来送送祟吧!”
一家人:“后街上有个孟大神,百灵百应,奴才去把他请来……”
贾政摆手摇头,家人住口。
贾蓉:“西宁郡王的第六个侍妾得病,请了玉皇阁的张真人……”
贾政摇头摆手,贾蓉住口。
贾政长叹一口气:“儿女之数,皆由天命,不是人力可勉强的,也许天意该当如此。……由他们去吧!”
贾琏听着贾政的话,落下泪来:“大太太说,象是没指望了,预备一下后事,冲冲也好。”
贾珍小心地:“蓉儿媳妇有病时,冯紫英荐过一位老先生张友士,医道极为高明……”
贾政点点头。
贾珍:“蓉儿,你这就带人去请。”
贾蓉看看贾政,贾政向他颔首。
贾蓉应了声“是”,转身出去。
一小厮慌慌张张进来:“老太太传话来,请老爷们快过去,宝二爷没气了!”
33 怡红院宝玉卧室
贾母和王夫人等围着宝玉哭成一团……
34 荣府大门外
贾蓉和几个家人骑着马,带着一乘轿匆匆出门而去……
35 怡红院门外
贾政、贾赦、贾珍、贾芸等人带家人匆匆进门……
36 怡红院院中
芭蕉叶下,黛玉哭得泪人一般,见贾政等进院,赶紧用双手捂住脸转过身去,依旧哭……
37 宝玉卧室
贾母用手在宝玉鼻子前试了试,颤着声:“宝玉!宝玉!”
王夫人也俯着身托起宝玉的头:“宝玉,宝玉!”
贾政等人走进屋来。
贾母滴着眼泪:“宝玉!宝玉!”
宝玉突然睁开眼睛……
贾母:“我的宝玉,你快看看我……”
宝玉抬起头看看贾母,又看看王夫人,动着嘴唇,清清楚楚地说出话来:“从今以后,我可不在你们家了!快收拾了,打发我走吧!”说完又死死地闭一七眼睛,头落在枕上……
贾母如同摘掉心肝一般痛叫一声:“宝——玉!”哭得昏死过去。
赵姨娘上来扶住贾母……
贾政上来看着贾母……
王夫人喊着:“老太太,老太太……”
贾母慢慢睁开眼睛,看着宝玉,一头伏在宝玉身上大哭……
赵姨娘劝着:“老太太保重,哥儿已是不中用了,依我看不如把哥儿的衣服穿好,让他早些回去,也免些苦,只管舍不得他,这口气不断,他到那世里也受罪不得安生——”
贾母猛地起身,照着赵姨娘脸上狠狠地“呸!”地唾了一大口:“你这个烂了舌的混帐老婆!谁叫你来多嘴多舌的!你怎么知道他在那世里不得安生!你怎么知道不中用了?你愿他死了,你有什么好处?你别作梦!宝玉死了,我只和你们要命,你们调唆着逼他写字念书,把胆子唬破了,见了他老子吓得避猫鼠似的。都不是你们这起淫妇调唆的!这回子逼死了,你们遂了心——我饶你们哪一个!”一面骂,一面哭。
贾政扯住赵姨娘,又一推,怒喝:“出去!”
赵姨娘讪讪退下。
贾政上前扶住贾母:“老太太,千万别急,蓉儿已经去请……”
贾蓉带着张友士,没等通报就急急走进来……
丫鬟媳妇都顾不得回避了,焦急地看着医生。
张友士来不及客套,就从药箱里拿出银针向宝玉人中穴位扎下去……
38 怡红院院中
芭蕉叶下,黛玉哭得昏倒,由紫鹃和雪雁以及几个婆子扶住,向院门一步步移去……
39 宝玉卧室
张友士在宝玉身上一处处针灸……
40 凤姐房内
张友士看着婆子用一只象牙筷子撬开凤姐的嘴,平儿用小勺向凤姐口中送药。
41 贾政书房
贾政对张友士:“老先生医道实在高明得很,不是先生及时赶到,此刻怕是……”
张友士谦恭地笑着:“不足道,不足道。还是大人家福运盛旺。依晚生看,令郎和令媳得的是热症,要随时调息。”
贾赦:“那就屈尊老先生在舍下住几天,不知老先生是不是方便?”
张友士:“晚生正是这个意思。待晚生再斟酌几副攻补方剂,只要令郎和令媳稍进饮食,就是不要紧的了。”说完谦和地笑笑。
贾政和贾赦互看一眼,轻松下来。
42 凤姐房中
凤姐由几个婆子扶着坐起,平儿端了半碗粳米粥,一小口一小口地喂着……
43 宝玉卧室
张友士从宝玉身上拔出银针,看着宝玉微笑。
宝玉皱着眉头,伸手摸着刚刚下过针的地方,说了声“疼!”
贾母脸上绽开宽慰的笑容。
王夫人抹掉眼泪,也笑了。
44 潇湘馆黛玉书房
迎春:“琏二嫂子不要紧了,不知宝兄弟怎么样?”
李纨:“这位张先生能治好这个,就治不好那个?”
晴雯跑进来:“向大奶奶和姑娘们道喜:宝二爷知道喊疼了,这阵正嚷着饿,要东西吃呢。”
众姐妹顿时喜笑颜开。
黛玉情不自禁地双手合什:“阿弥陀佛!”
宝钗回头看着黛玉,咯咯一笑。
惜春:“宝姐姐,你笑什么?”
宝钗笑着:“我笑如来佛比人还忙,又要讲经说法,又要普度众生,宝玉和凤姐姐病了,又要赐福消灾;今儿才好些,又要管林妹妹的婚姻了。你说这如来佛该多忙了!”
姑娘们都开心地笑起来。
黛玉唰地红了脸,啐了一口:“你们这起人不是好人,不知怎么死!再不学好样,只跟着凤姐贫嘴贱舌的学。”说着摔帘子出门。
众姐妹随后拍手大笑。
45 怡红院小红卧室
小红跪在床上,从窗眼向院中盯盯地看:
院中芭蕉叶下,宝玉坐在椅子上,同贾芸说话。
46 怡红院院中
宝玉:“从那个月见了你,我就让你来,谁知接连出了许多事情,就把你忘了。”
贾芸:“总是侄儿没福,偏偏遇着叔叔身上欠安,叔叔可大好了?”
宝玉:“大好了。我倒听说你辛苦了好几天。”
贾芸笑着:“辛苦也是该当的。叔叔好了,就是我们一家子的造化……”
47 小红卧室
小红仍趴在窗眼处看,只见宝玉笑笑,贾芸起身向门外走去。
小红怔怔地向外望着,一动不动。
“姐姐在屋没有?”窗外一个细嫩的女孩声。
小红一机灵:“在,你进来吧。”
小丫头坠儿笑呵呵地进来:“我好造化!才刚宝玉让我给林姑娘送茶叶,林姑娘顺手抓了两把钱给我,你替我收着。”说着把手里的手帕打开。
小红替她数了数,放进身旁的匣子中。
坠儿看着小红慵倦的神态:“你这阵子瘦了,到底觉着怎么样?依我说,回家去住几天,请个大夫瞧瞧。”
小红懒懒地:“好好的,家去作什么。”
坠儿:“我想起来了,林姑娘生得弱,常吃药,我给你要点来。”
小红:“胡说!药也是混吃的?”
坠儿:“这些天你又懒怠吃懒怠喝的,怎么行?”
小红:“怕什么,还不如早些儿死了倒干净。”
坠儿:“好好的,怎么说这话?”
小红深深叹了口气:“你那里知道我的心事。”
坠儿点头想了想:“可也怨不得,这个地方就难站。就说宝玉病了这些日子,跟着的人都赏了,象你怎么就不算里头?我心里也替你不服!”
小红心灰意冷地:“这也犯不着气。俗话说得好——‘千里搭长棚,没有个不散的筵席’。谁能守谁一辈子呢?不过三年五载,各人干各人的去了,那时谁还管谁呢?”
坠儿听了这话,有点伤心,不由得眼睛一红:“你这话说的是。昨儿宝玉还说,明儿怎么样收拾房子,怎么样做衣裳,倒象有几百年的熬煎似的。”
小红听了冷笑,又用鼻子哼了一声,刚要说什么,只见一个未留头的小丫头走进来,对坠儿:“你倒跑这儿躲起来了,宝玉让你快去叫那个芸二爷呢。”说完又咚咚跑走。
小红听了心里一动,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:“芸二爷?”
坠儿一甩手:“就是那个领人种树栽花的芸儿。才走,怎么又叫?”
小红:“想必有要紧事吧。我正要到莺儿那儿去取描花样的笔,咱们一起走。”说着下地穿鞋。
坠儿:“那也不对路,我还是快去吧。”边说边走出门。
小红站着出了一会儿神,一低头,也走出门去。
48 大观园中蜂腰桥
小红走上蜂腰桥,远远见坠儿领着贾芸迎面走来,便故意放慢脚步。
贾芸远远看见小红。
小红低下头。
待走到对面,小红叫了声:“坠儿。”
坠儿站住:“嗯?”
小红:“方才你交给我的钱……好象数不对,一会儿你来一趟。”说着用眼一溜贾芸,恰好四目相对,不觉脸红了,一扭身连忙走开。
贾芸回头看了一眼小红,又向四周看看无人,就有一搭无一搭地同坠儿边走边聊天。
贾芸:“你几岁了?”
坠儿:“十一。”
贾芸:“叫什么名字?”
坠儿:“坠儿。”
贾芸:“到宝叔房里几年了?”
坠儿:“刚一年。”
贾芸:“宝叔房里有几个女孩子?”
坠儿:“我也说不清,总有二十来个吧。”
贾芸:“才刚过去的那个,可是叫小红?”
坠儿笑了:“她是叫小红,你问她作什么?”
贾芸笑笑:“不作什么,顺便问问。我听说她前儿天丢了一块手帕?”
坠儿:“对,她问过我好几遍了,说我要替她找着了,她还谢我呢。”
贾芸:“我倒拣了一块。”
坠儿一拍手:“好二爷,你既拣了,给我吧,我看她拿什么谢我。”
贾芸见四周无人,便从袖子里拿出两方手帕,想了想,把那方红的又掖进袖中,把自己那方淡绿的手帕递给坠儿:“我给是给你,你若得了她的谢礼,可不许瞒着我。”
坠儿高兴地接过来,一个劲儿点头。
49 大观园滴翠亭畔
一双玉色蝴蝶,大如团扇,一上一下迎风翩跹。
宝钗蹑手蹑脚地从袖中取出扇子,向在草地上飞舞的一双玉色蝴蝶扑来。
玉色蝴蝶忽起忽落,宝钗一扑再扑总是扑不住。那双蝴蝶似乎有意和她玩耍,引逗着她紧紧跟着,一直来到滴翠亭畔,累得宝钗香汗琳漓,娇喘细细,眼看着那双蝴蝶翩翩飞过河去……
宝钗喘了一口气,收起扇子,刚要往回走,忽听滴翠亭内透过雕镂槅子的窗纸传出说话的声音。宝钗悄悄凑近几步听……
亭子里传出坠儿的声音:“你瞧瞧这手帕子,果真是你丢的那块,你就拿着;要不是,我就还给芸二爷去。”传出小红的声音:“可不正是我那块!快拿来给我吧。”
宝钗听着皱了一下眉,又悄悄凑近一步,细听。
传出坠儿的声音:“那你拿什么谢我呢?难道白给你寻来了?”
传出小红的声音:“我既然许了谢你,自然不哄你。”
传出坠儿的声音:“还有那个拣帕子的芸二爷,你就不拿什么谢谢他?”
传出小红的声音:“你别胡说,他是个爷们家,拣了我们的东西自然该还的。叫我拿什么谢他呢?”
传出坠儿的声音:“你不谢他,叫我怎么回他呢?他再三再四地和我说,若没谢的,不许我给你呢。”
宝钗惊异地睁大眼睛,又侧耳细听……
50 滴翠亭内
小红把一方淡绿色的手帕小心地揣进怀里,又从袖子里拿出一块粉红色的手帕:“也罢,拿我这个给他,就算谢他的吧。”刚把手帕递给坠儿,又收回来:“你要告诉别人呢?你起个誓来。”
坠儿指着自己的舌头:“我要告诉一个人,就让我舌头上长个疔,日后不得好死!”
小红把粉红手帕塞进坠儿怀里,并向她耳语……
51 滴翠亭外
宝钗点头思忖……
亭子里传出小红的声音:“哎呀!咱们只顾说话,外头有人听见呢?我把这槅子都推开……”
宝钗急忙左右看,见无躲藏处,抬脚要走,又忽听“咯吱”一声,槅子被推开了,便立即放重脚步笑着叫:“颦儿,我看你往哪儿藏!”一面说一面装作往前追。
站在窗内的小红和坠儿吓得愣住。
宝钗笑嘻嘻地问:“你们把林姑娘藏哪里了?”
坠儿:“没见林姑娘来。”
宝钗:“才我看她蹲在这儿弄水,朝东一绕就不见了,别是藏在这里头了。”说着走进亭来故意看了看,抽身就走:“一定是钻进山洞里去了,踩上蛇,咬她一口就好了。”说着渐渐才走远。
小红脸都吓白了,拉着坠儿:“了不得了!林姑娘一定听去了。”
坠儿半天不言语。
小红拉着坠儿的衣襟:“这可怎么好呢!”
坠儿干脆地:“就是听了,管谁筋疼!各人干各人的就完了!”
小红细分析着:“若是宝姑娘听见还倒罢了;林姑娘爱刻薄人,心里又细,她听见了,走露点风声,可怎么办呢?”
刚说到这里,只见文官、香菱、司棋、侍书等人笑着说着走上亭子来,小红和坠儿便混进她们之中说着闹着……
远处,凤姐站在山坡上向这边招手。
小红一眼瞧见,抛下众人,向凤姐跑去。
凤姐见站在眼前的小红生得干净俏丽,便喜欢地笑了:“你是哪位房里的?”
小红:“宝二爷房里的。”
凤姐:“你到我们家去一趟,告诉你平姐姐:外头屋里桌子上汝窑盘子架儿底下放着一卷银子,那是一百六十两,给绣匠的工价,等张材家的来当面称给她。再里头床头有个小荷包,你拿来给我。”
小红清脆地“哎”了一声,撤身跑走。
52 沁芳桥
小红跑过沁芳桥,急急向院门走去……
53 稻香村
凤姐由两个丫头陪着,走进稻香村……
54 滴翠亭畔
司棋从一个山洞里出来,站着系裙子。
小红拿着一个荷包走来:“姐姐,知不知道二奶奶哪儿去了?”
司棋摇头:“不知道。”
迎春和探春俯在石栏杆上看池里的鱼。
小红上来问:“姑娘们可看见二奶奶了?”
探春回头:“往你大奶奶院子里找去。”
小红转身刚走了不远,迎头晴雯、绮霞、碧痕、紫鹃、麝月、侍书、入画、莺儿等一群人走过来。
晴雯一见小红,就申斥:“你就疯吧!院子里花也不浇,雀儿也不喂,茶炉子也不烧,就在外头逛!”
小红辩解:“昨儿宝二爷说了,今儿不用浇花,过一天浇一回,我喂雀儿的时候,姐姐还睡觉呢。”
碧痕:“茶炉子呢?”
小红:“烧茶炉子今儿不该我的班,有茶没茶别问我。”
绮霞:“你们听听她的嘴,别说了,让她逛去吧!”
小红:“你们问问我逛了没有?二奶奶才使唤我传话取东西去的。”说着将荷包举起给她们看了看,又继续往前走。
晴雯回头冷笑:“怪不呢!原来爬高枝儿去了,兴得连名儿姓儿都忘了。有本事今儿就出了这园子,长长远远地攀在高枝上,我才佩服!”
小红听了,想说什么,又立即咬住嘴唇,含着两眼泪水,一径去了。
55 稻香村李纨房内
李纨:“你刚好,不在家养养身子,跑园子里来干什么!”
凤姐:“怪闷的,今儿来散散心。我也就是这么个享不了福的命……”
小红走进来:“大奶奶,二奶奶!”
凤姐看她笑笑:“这么快就回来了?”
小红:“平姐姐说,奶奶刚出来,她就把银子称给张材家的拿去了。”说着将荷包递上去:“平姐姐叫我回奶奶:旺儿进来讨奶奶的示下,好往那家子去。平姐姐就按奶奶的主意打发他去了。”
凤姐笑问:“她怎么说的?”
小红流利清楚、干脆地:“平姐姐说:我们奶奶问这里奶奶好。原是我们二爷不在家,虽然迟了两天,只管请奶奶放心。等五奶奶好些,我们奶奶还会了五奶奶来瞧奶奶呢。五奶奶前儿打发人来说,舅奶奶带了信来了,问奶奶好。还要和这里的奶奶寻两丸延年神验万全丹。若有了,奶奶打发人来,只管送在我们奶奶这里。明儿有人去,就顺路给那边舅奶奶带去。”
李纨笑着:“哎哟哟,这丫头好麻利的嘴!什么‘爷爷’‘奶奶’一大堆,我可听不懂了。”
凤姐笑着:“怨不得你不懂,这是四五门子的话呢。”又向小红:“好孩子,难为你说得齐全,不象她们一说话扭扭捏捏象蚊子似的。”
李纹:“难道都象你这个破落户才好?”
凤姐对小红:“你明儿伏侍我去吧,我认你作女儿,我一调理你就有出息了。”
小红噗哧一笑。
凤姐:“你笑什么?你说我年轻,就作你妈了?”
小红:“我不是笑这个。我笑奶奶认错辈数了,我妈才是奶奶的女儿呢。”
凤姐:“谁是你妈?”
李纨:“你不认得她?她是林之孝的闺女小红。”
凤姐十分诧异:“哦!原来是他的丫头。林之孝两口子都是锥子扎不出一声来的,一个天聋,一个地哑,没承想养出这么个怜俐丫头来。你十几了?”
小红:“十七了。”
凤姐:“叫你跟我去,你愿意不愿意?”
小红:“愿意不愿意,我也不好说。只是跟着奶奶,我们也学些眉眼高低、出入上下,大事小情也见识见识。”
玉钏进来:“二奶奶,太太打发我来请过去一下。”
凤姐下地出门,李纨和小红也随着走出。
56 蜂腰桥
凤姐同小红,玉钏走上蜂腰桥。
凤姐回身对小红:“你回去吧,明儿我就和宝玉说,拿个人把你换过去。”
小红站住笑嘻嘻地点头。
看着凤姐转过一座假山,小红回身就跑。忽然那块淡绿色的手帕落在地上,她赶紧回身拣起来,脸上露出甜美的笑容,继而又转入沉思,一蹲身坐在桥栏杆上,托着那方手帕看着看着,滴出两滴清泪来,一下把手帕捂在脸上……